对她说
孙莹作品
2011.03.05 - 04.06

□ 又寂寞又美好

罗颖

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情,孙莹就是去看豆瓣上有没有最新的留言,这样的规律她已经持续了两年多。关注者从2008年的“小熊日记”,一直追随到最近略带忧伤的小女孩和兔子,“豆瓣小站的关注者已经有2万多人,每天看着那个数字在飞增,也有些小小的满足感”。网友的只言片语成了她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,孙莹也幸运地从网络中脱颖而出,梦想的现实版即将上演。

对话:罗颖=罗  
           孙莹=孙

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画画

罗:你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,这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?
孙:  影响当然会有。我现在的创作会有一些设计的因素在里面,有时候也会把自己的创作当成是一部电影,有情节,有演员,而这些故事、场景、还有人物都是需要“设计”的。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一样,它们不是出现在大屏幕上,而是出现在画布上。

罗:你参与过的电影中,有没有比较满意的作品?
孙:我参与拍摄的片子不多,要说比较满意的还是毕业那年的联合作业《入道》。我是负责美术部分,后来这部片子还在戛纳电影节获奖。

罗:毕业之后为什么没有进剧组工作?
孙:如果那个时候选择了进剧组工作,我很难想象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。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,而且是女孩,在剧组那样的一个环境里是很难生存。那种飘忽不定的生活方式也不太适合我,所以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找一份相对稳定工作,心里也会踏实  。

罗:但也没有立刻开始创作,而是工作了一段时间?
孙:恩,先是去了一家广告公司。之后有三年的时间,都是在做艺术类的网络媒体,做视频编辑。当时觉得也不错,既是艺术领域,又能用到自己影视后期的专业。

罗:上班的时候就一直想着还要继续画画吗?
孙:做媒体之后,我才有机会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到艺术品、艺术家,更加了解了这个行业,我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画画。毕竟自己有基础,不应该丢下。虽然当时的工作很稳定,但总觉得那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于是又有了想画画的念头。

简单的东西才最有力量

罗:你最开始是画的什么内容?
孙:最开始是用画画来打发时间,下班回家后的所有时间都是用来画画、看电影。我每天会在网络上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,静物、小动物,还有玩偶之类的。从画静物开始,然后开始有了《小熊日记》那个系列。画了有20多张,都是小幅的。就是在画我当时的生活,没有想到还挺受网友欢迎的。可能从那会儿开始,就在潜意识里有了自己的绘画方向——美好的、可爱的。

罗:后来兔子为什么又成为你画面的主角?
孙:兔子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喜欢的小动物,温顺可爱,白白的,还有两只长长的耳朵。那种孤傲感,会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。我把兔子拟人化地处理,让她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来,可塑性又很强。可以给她变换不同的服装、场景,就像小时候玩的玩具娃娃一样,让她来代替我讲故事。

罗:这些题材主要源自哪里?
孙:对于题材的选择,我没有刻意去投大家所好。我觉得作品首先是能打动自己,才能感动观众。这与平时自己的审美倾向,还有性格都会有一定的关系,那些感性的东西可能都是随性的。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画,心情是愉悦的。

罗:你作品的构图并不复杂,几乎每张作品都有一个人物或者动物作为主体,类似肖像画,但它们的情绪表达都十分到位,你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?作画的过程又是怎样的?
孙:我不太喜欢复杂的构图,觉得简单的东西才最有力量。我想要表达的就是一个人物,一种感情。比较单纯,也比较直接。其实在潜意识里我画的就是自己,开心的,还有不开心的,以及环境对我的影响。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,我觉得它们都会反馈在你的作品上。有很多人都问,为什么我的人物,也包括兔子,总那么忧伤。其实这有点像是一个导演,为什么总是习惯拍摄一种题材、用同一个演员,可能就是对某种感觉有所依赖了,他也说不清那种感觉是什么,但渐渐就成为了他的风格。我想绘画也是,我对我笔下的人物也会有依赖性。说到绘画过程,我其实也很想知道其他艺术家是怎么完成一幅作品的。我通常都是有了想法,会在速写本上画草稿,再不断完善,之后再放大到画布上。不过这期间也会有不断地改动,有什么新的想法,都会随时添加进去。从小稿,到过程,再到最后完成,我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,每个阶段的画面感觉都不一样。回味这个过程本身,也是挺幸福的一件事。

罗:作品充满了童话色彩,但却流露出忧郁的气质,你内心也是如此吗?
孙:我们小的时候都期待自己能够生活在童话世界中,可那个美好的世界是不存在的。现实中的故事并不一定都有美好的结局。画中流露出来的忧郁,可能就是我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,也是我自己真实的感受。

现在最离不开的就是网络

罗:网络生活是不是占据你生活很大的一个部分?  
孙:对,因为之前工作就是天天在网上。现在画画,几乎都是一个人独处,也需要网络与外界来交流,所以现在最离不开的就是网络。我通过它获取外界的信息,还有了解大家是怎么看我的作品的。我豆瓣小站的关注者已经有2万多人,每天看着那个数字在飞增,也有些小小的满足感。

罗:豆瓣上的关注者一般都会跟你说些什么?
孙:她们会给我的每一幅画写评语,写他们自己的感受,还会鼓励我、祝福我。说我的画给他们带来了快乐,也希望我一直快乐下去,坚持画下去。我现在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豆瓣上有没有新的留言,其实这也是一种互动,看到大家对我的支持很开心。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女孩说她每天都会来看一遍我的画,她在每张画中都看到了自己。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。比如要我教他们怎么画画,买什么牌子的颜料,怎么做画框,什么是布面油画之类的,反正不太好回答。

罗:第一次做展览会不会有压力?
孙:开始画画之后就期待能有一个自己的展览,这次展览我觉得还是比自己的预期早了一些。个展毕竟是一个挺好的事情,把自己一年的作品系统地让大家看,现在很多网上的关注者都不知道我是怎么画的或者原作是什么样,甚至还有问是不是用手写板画的。所以我希望现场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。

轻柔不张扬,还带点忧伤

罗:每张作品似乎都在讲述一个故事,而且旁边还配有小段文字,更强调了作品本身的叙事性,让我想起了几米的作品。
孙:我一直就很喜欢几米的作品,他的画最能吸引我的,就是都市生活中的人们,那种细腻的情感,还有悲凉的孤独感。他的书,看一遍很快,但是书里带给你那种情绪几天也走不出来。《又寂寞又美好》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,简短的文字,还有黑白的画面,都很有力量。我在这本书里,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。有些时候虽然是寂寞的,但是却享受着画画带给我的美好。

罗:你喜欢的艺术家都有谁?
孙:喜欢的艺术家挺多的,陈可和刘野的作品我都很喜欢。我比较喜欢那种单纯一些,带有叙事性的画,很安静,能够看得进去,就像是阅读他们的故事一样。我觉得可能我们都是画女孩这个题材,在情感的表达上都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。轻柔不张扬,还带有一点忧伤。

罗:用《对她说》做展览的题目,会让人想到阿尔莫多瓦的同名电影,你的创作和这部电影有关吗?  
孙:阿尔莫多瓦的电影《对她说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。导演用两个男人的演绎很好地诠释了爱情、寂寞、生存和交流,这种细腻和敏感才是艺术作品中最为难得的情感体现。而我展览选用《对她说》这个题目,也是想要突出那种诉说的状态还有愿望,这其中会带有一点私密性和小情绪在里面。“她”是我笔下的一个人物,其实也是我自己。我把现实中,对于生活的感受,还有自己的情绪,都告诉了她。画她的同时,就是一种沟通。与她的沟通,还有与自己的沟通。

罗:你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?  
孙:还是会延续之前的风格,主人公还会以女孩为主,但也有可能出现新的人物。
分享到: